央視網消息(記者 徐也晴 視頻 彭俊 及玥):2021年,“元宇宙”火了。“風口”之下,處于爭議旋渦之中的元宇宙在追捧者看來有著不可限量的未來,而在質疑者眼中卻是難以預測的陷阱。究竟什么是“元宇宙”?答案尚無定論,或許還要經歷幾輪“百家爭鳴”才能顯現雛形。為了盡可能理性、辯證看待處在互聯網變革之下的元宇宙,央視網《新聞+》推出系列視頻《聊聊元宇宙》,幫助大家在繁多的信息中梳理要點。
元宇宙爆火后,“賣網課”“炒虛擬房”等商業行為接踵而來,用戶在元宇宙中活動時所產生的問題也引發爭議。本期節目邀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答疑解惑,給你提供一份元宇宙的“避雷指南”。
央視網記者:購買元宇宙的“周邊產品”會有被騙的風險嗎?
沈陽:國外現有的虛擬房地產本身是基于區塊鏈的,交易也是基于加密貨幣的。所以對此,中國還需要做較大程度的改造。
有人會問,元宇宙里面難道不應該是無限量供應房間的嗎?理論上來說,元宇宙是可以給每個人都供應很大面積的房間。但是在元宇宙經濟里面存在兩種模式,一種是通縮模式,它會事先約定(房間數量和土地面積),比如規定總共1萬塊土地,賣完就沒了,就不再提供了。這個模式有一點像地球,地球上土地面積有限,建房子建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賣地了。但如果你事先就規定,元宇宙里面不限制土地供給的面積,那就會走向通脹模式。不管通縮還是通脹,我們整體上認為在中國大陸不能使用加密貨幣,需要探索新的道路。
此外,賣課行為實際上對大家了解元宇宙的概念有一定的幫助,但對于課程的質量還需要甄別,盡量選擇一些免費的課程。
最要警惕的是有人假借元宇宙經濟名義來實施欺騙行為。類型是包含了加密貨幣的形式,包含了傳銷的形式,我們要防止這些形式回潮。
央視網記者:目前,用戶在元宇宙里活動會產生什么問題?如何解決?
沈陽:針對此前用戶反映的元宇宙內“性騷擾”的問題,Facebook(現稱Meta)最近做了一個改進,給每個虛擬人身邊增加一個“結界”,就像孫悟空給唐僧畫的那個圈一樣,如果沒有得到本人授權,你是進不去的,也就無法摸到TA了。
其他潛在的問題也有很多,比如在元宇宙里帶來了現實世界倫理關系的一些變化。假設一對夫妻中的一方,在元宇宙里面還跟另外一個人去做虛擬婚禮,那這就也可能會產生問題。想要解決這些問題,一個是要不斷探索,另外就是要在技術上采取措施。有問題不怕,怕的是不解決,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。
央視網記者:為什么說元宇宙產業生態系統目前處于“亞健康”狀態?
沈陽:元宇宙要真正建設得相對完備,還需要10年到20年時間?,F在主要的問題是我們對各種設備、系統的整體感受欠佳。
在研究元宇宙時,我是將它分為兩大部分的,一部分是交互的平臺,一部分是它的基本要素,這兩部分都還可以有很好的、很大的發展潛力。
交互平臺問題很多,比如AR的“to C”端很少,VR是設備比較重,還會造成頭暈的問題。要素方面,包括了人工智能、虛擬人,還包括了數字藏品和區塊鏈的一些經濟模式探索,這些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善。
轉載自央視新聞網。